本信息由中国舆情网大数据平台根据信源规则识别收录,仅供参考。
发布时间: 编辑:刘雨露
发布时间: 编辑:刘雨露

造车已不是什么难事,但跨界造车也没那么容易,想造出一辆与众不同的好车则更是挑战。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元的投资,至少要干三五年才能见效,弄不好就翻船掉到坑里。
4月19日,重回线下的上海车展吸引了爱车人的目光。除传统车企外,众多互联网企业,还有一些听起来与车八竿子打不着的科技企业也挤进了造车的赛道。
搭载华为Hi自动驾驶系统的极狐阿尔法S上路实测;百度Apollo(阿波罗)L4自动驾驶邀来一众明星体验;无人机企业大疆以“大疆车载”智能驾驶业务品牌切入汽车赛道……
而在4月初,一张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雷军与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比亚迪汽车创始人王传福的合影照片传遍网络。
照片出现的几天前,小米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研发新一代电动轿车。传言终于变成了现实,小米加盟造车新势力。
除小米外,今年第一季度,百度、富士康、滴滴陆续公开宣布造车。
以至于有不少网友调侃:“如果现在有人跟我说老干妈要造车,我都不奇怪了。”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之际,造车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