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场景加速开放,构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孵化场”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由发展改革委主导起草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在11月10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指出,这是首次针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全面和系统的顶层规划。
据李春临介绍,《实施意见》的首要目标,是借助我国庞大市场和多样应用场景的独特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大规模落地和产业化。通过场景打造,既服务新兴产业成长,也为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宝贵经验,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场景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核心资源
李春临进一步表示,中国具备庞大的市场、健全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人口基数,这些都为多元场景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场景,已成为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现实的重要环节,是打通研发和市场循环的桥梁,也是系统性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载体。
他指出,《实施意见》涵盖了众多创新举措,为社会各界参与场景建设和开放创造了条件,搭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平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拓展了空间。该文件对重点领域和开放路径作出明确规划,提出了优化场景配置的相关政策措施,并强化政策保障。
接下来,发展改革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及地方,细致推进《实施意见》各项任务,分阶段公布场景应用清单,组织实施综合性重点场景和项目,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有效推动新场景应用的扩展和深化。
打造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空间
科技部七司相关负责人陈宏生认为,新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正是由前沿技术强力驱动,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不断催生新的领域及赛道,也推动场景的优化和跨界融合。广阔场景不仅为技术研发指明方向,更成为科技成果验证和落地的重要平台。
陈宏生表示,科技部始终将新场景培育作为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内容,围绕政策规划、重大项目布局、资源统筹以及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前沿技术和新场景互动。
未来,科技部将与相关部门和各地协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持续推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速成果转化与场景开放;二是增强企业创新主导地位,形成“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场景试验—产业应用”的创新迭代链条;三是提速重大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支持新技术和新产品场景化应用。
加快重要领域的新场景培育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强调,实景应用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业化推广扮演着关键推动角色。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加快一些核心领域的应用场景构建。
以“人工智能+”为例,将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方案,推动AI技术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决策和运维服务等多个环节深入渗透,加快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的价值乘数效应。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负责人桂刚补充,国资委正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动央企深度参与场景建设,围绕应用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中央企业目前已有190个中试平台面向社会开放,累计为外部社会提供逾400项测试服务,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充足场景支撑。同时,AI+相关场景建设已布局800余项应用,为场景创新赋能。
桂刚表示,非常欢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等各类型主体参与场景建设,与央企在技术开发、产业协同、人才互动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承担项目和技术攻关,实现各方资源协同与共赢。(本报记者 刘园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