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缘何吸引众多数字文创企业落户?
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2》凭借殷夫人消散、哪吒破茧重生、天元鼎壁燃烧等精彩视效镜头,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细致且充满张力的特效画面,来自墨境天合成都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记者了解到,《哪吒2》的制作涉及多家园区企业:例如动画出品由可可豆动画负责,美术设计则由千鸟动画完成……
11月2日,成都市民经过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内的哪吒形象雕塑。新华社记者肖潇 摄
无论是电影特效制作、游戏开发,还是动漫创作,越来越多的数字文创公司选择落地成都。他们在本地深耕多年,各自领域都有创新产品和亮眼成绩。
据统计,2024年成都数字文创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819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7.3%,达到2121亿元。
为何众多数字文创企业选择成都?
墨境天合视效总监邢明礼表示,电影制作涉及导演、特效、配音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紧密协作。成都高新区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通过“一杯咖啡的距离”,将各类企业串联起来,实现高效协同。
11月2日,墨境天合成都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视效总监邢明礼讲解公司业务。新华社记者肖潇 摄
“合作方之间相距只有几百米,有时直接拿着硬盘走过去,比远距离传输方便多了。”邢明礼笑言。
产业链高度集中使沟通成本大幅减少,企业间往来更加密切,创意不断碰撞。实际上,这种活力离不开成都对数字文创产业的悉心扶持。
近年来,成都积极推动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以及成都影视城等园区建设,已吸引链主企业11家、上市企业7家入驻。
资金支持切实推动行业发展。成都设立城市级科幻产业基金,发行版权资产支持票据;市级文化产业资金累计支持项目超过2000个,金额逾13亿元;“文创通”专项贷款产品也累计服务963家企业,总贷款额达52.4亿元……
此外,成都市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城市气质也吸引了无数创新者。
成都星阅辰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自2020年成立于成都,旗下拥有《遮天》系列、《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多个知名IP。
11月2日,成都星阅辰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进行直播演示。新华社记者肖潇 摄
公司董事长王磊认为,成都的生活工作节奏较为宽松,十分适合创作。此外,成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为IP作品提供了丰富素材。
“我们将银花丝、蜀锦等非遗工艺融入动画角色的配饰和服饰设计,粉丝们反响非常好。”王磊介绍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王磊指出,这一政策走向让行业看到了文化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
伴随着中国国力持续上升,国人对本土文化也愈加自信,“中国风”在国内外逐渐成为主流。王磊表示:“未来我们将更专注于挖掘和创作富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争取打造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IP,为丰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贡献更多力量。”(记者古一平、李力可、韦夏怡)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