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新获重大发现:573处史前至商代石城聚落遗址被确认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25-11-15
导读:原标题:陕西榆林发现573处史前至商代石筑城址及聚落遗存 中新社陕西榆林11月11日电 来自榆林市文物考古部门消息,经过近六年的系统性田野调查和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榆林地区识别出573处从史前时期到商代的石城聚落遗址。这些遗址的历史跨度接近1800年,为
原标题:陕西榆林发现573处史前至商代石筑城址及聚落遗存
中新社陕西榆林11月11日电 来自榆林市文物考古部门消息,经过近六年的系统性田野调查和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榆林地区识别出573处从史前时期到商代的石城聚落遗址。这些遗址的历史跨度接近1800年,为深入理解中国北方地区史前城址起源、发展以及演变轨迹提供了宝贵线索。
调查发现,榆林石城遗址的分布格局随时期不断变化。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南部成为石城的主要集中区,而神木、府谷等北部区域分布较稀。进入龙山晚期,南部的石城逐渐废弃,神木、府谷和榆阳一带则出现了新兴的石城建筑,呈现以神木石峁遗址为代表的史前石城新格局。商代的石城遗址多在史前石城基础上继续使用,区域划分上主要分为两大文化集团:李家崖文化分布在黄河两岸,朱开沟文化主要位于西北侧。
榆林史前石城大多依河而建,常以若干城址为群,与周边无城墙的普通聚落形成密集组合。石城的空间结构呈现单城圈、“并联式”城圈、“串联式”城圈和“套合式”城圈等多样布局,同时,城圈外围还有居住区和墓地等无防御设施的功能场所。石城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聚落规模从小到大、空间组织从简单到复杂、建筑技术从初级到成熟的演变,聚落层级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
此次大规模发现说明榆林为中心的河套地区,在仰韶文化早中期是诸多文化体系的边缘和附属地带,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核心区域。到了仰韶晚期和龙山时期,聚落数量激增、石城群快速涌现、聚落等级明显分化,礼制制度高度完善,标志这里已转变为文化和文明的新高地。
专家认为,这一文化地位的跃升及社会变革,与燕辽、华北、西北乃至南方地区对黄土高原的文化传播密不可分,是理解黄土高原文明变迁的重要线索,也是追溯中原地区夏商文明渊源的重要路径。
编辑:夏蕊娜
相关文章:
最新|NEW
时代网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