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动态资讯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全球最灵活掘进机轻松穿梭城市地下隧道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25-11-12
导读:最近,我国地下工程装备迎来新的里程碑。应用于山东枣庄山亭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工程的“墨子号”双护盾硬岩掘进机(TBM),已在江苏常熟完成出厂准备。 这台“墨子号”由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和制造,创造性地实现了最小50米半径转弯,有效突

最近,我国地下工程装备迎来新的里程碑。应用于山东枣庄山亭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工程的“墨子号”双护盾硬岩掘进机(TBM),已在江苏常熟完成出厂准备。

这台“墨子号”由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和制造,创造性地实现了最小50米半径转弯,有效突破了TBM在弯曲路线方面百米转弯半径的限制,刷新了六米级掘进机技术新高,为深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攻克难度极高地层

枣庄山亭抽水蓄能电站的地下大型工程,好似盘根错节的“地下迷宫”。据介绍,这里的地质如同“千层酥”,多变的地层包含坚固的石灰岩、松软的页岩,还点缀着溶洞、断层以及地下水流。在掘进过程中,一旦出现疏忽,就可能面临坍塌或突水等突发险情。

掘进难度最大的环节在于复杂的路线走向。“墨子号”需要在深达3.25公里的地层中完成类似“高难度花样游走”的施工。从顶拱中导洞起步,返回排水廊道,继续进入上游排水廊道,随后一路下行穿越交通通道,再转入尾水隧洞支洞,连穿2号、1号尾水隧道,最终从下水库出口冲出地表。

“全程需实现多个急转弯,包括极限转弯半径仅60米,类似在标准泳池内U型掉头。”据中交天和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类复杂转场与极限弯道在同类国际工程中尚属首次。为应对频繁急弯带来的掘进障碍、排渣难题甚至路线迷失风险,研发团队专为“墨子号”制定了系统化解决方案,保障其在深层空间灵活推进并精准施工。

在破岩能力方面,“墨子号”进行了全方位提升,采用边刀加垫块设计及强化20寸刀盘,拓宽了80毫米掘进直径,显著提高了硬岩作业效率。灵活性方面,设备采用倒锥结构,结合短护盾和轻量化后配套系统,使整体转向更加自如;推进装置选用V型油缸,如同灵活关节,在有限空间内顺畅转身,避免机器因空间狭窄发生碰撞。

与此同时,排渣系统也做了全面改进:输送带拆分为多段,新增密集辊轮、深槽托盘及挡带,托辊间距加密,并采用V型结构和可移动接料斗,大幅降低了漏渣和跑偏现象。

最重要的是导航定位系统。“墨子号”装备了由全站仪和激光靶组成的高精度导航模块,能实时监控机身姿态及确切位置,利用智能算法规划施工路径,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导航星”。

随着智能化、模块化等技术不断迭代,拥有小转弯半径的掘进装备将成为深地空间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撑。

让地下空间开发更精准

过去,传统盾构机器在转弯时往往被迫采用更大直径或通过爆破扩大断面。伴随地下空间开发逐步提速,能够灵活“见缝插针”的小半径转弯掘进设备正受到业内关注。

“传统掘进机刚性偏强,急弯时容易卡在岩石间,刀盘若强转容易对地层造成剧烈破坏,管片拼装也可能出现缝隙隐患,渣土系统则易遇阻塞。”据中交天和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这些技术难点,早在“兴业号”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阶段,中交天和就开发了主动铰接技术,通过液压系统调整机身夹角,让“钢铁巨龙”多了一道灵活的“腰部”,将原本僵硬的摩擦变成可控转弯。

如今,隧道工程建设追求更加精细化,“小转弯半径”装备不仅解决了特殊地质施工的障碍,更为城市地下空间的二次开发和深层布局提供了新方式,让隧道在密集城区能够灵活通过,降低拆迁成本,有力支撑地铁分线、地下物流等工程,在管廊、山区隧道建设中实现避障和高效作业。

2021年3月,在珠海兴业快线工程中,“兴业号”盾构机将极限转弯半径从750米下降至450米内,并保持纪录。

负责人表示,在水利、城市轨道、管廊等有限空间、复杂地质场景下,掘进设备的超小转弯半径及优异灵活性至关重要。

“墨子号”凭借其小半径转弯优势,不仅能高效突破深地密集变换区,大大提升掘进进度,还以最小占地、最低环境扰动,最大限度减少生态影响,展现了深地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记者 张晔 通讯员 蒋巍)

编辑:夏蕊娜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