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信号实现“瞬时定位”的全新技术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1日电 美国莱斯大学与洛斯阿拉莫斯、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联合,近日提出了一项全新信号控制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在信号发射的极短时间内准确锁定信号方向,误差仅为0.1度,较传统方法精度提升了大约十倍。研究人员形象比喻,这像是给6G信号配备了“瞬时导航系统”,有望破解高速网络对信号定位速度的瓶颈,为未来的数据通信带来革新。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通信工程》杂志。
预计,更高频段将成为6G网络建设的重要基础。这些频率能支持如无线虚拟现实头显、实时数据感知系统等对带宽要求较高的新兴应用。但高频信号在空气中容易衰减,且穿透障碍物能力有限,因此发射端和接收端必须依赖精确的“视线连通”,远不能像Wi-Fi那样自由扩散。
团队最新开发的方法显著提升了这一过程。他们能在极短时间内以极高精度判断信号发射角度,从而实现无线连接毫秒甚至皮秒级的快速建立或恢复。设备之间由此能够高速完成自动识别和定位,为超快的数据传输扫清了障碍。
这套技术原理类似于一个“能变换多种颜色的灯塔”。灯塔每种颜色的亮度随方向随机变换,而灯塔就像发射器,“船只”则如同接收器,多彩灯光模拟无线电信号。在不同方向接收的光色和强度不同,接收器通过解析这些信息,便能反推出距离和方位,实现精准定位。
为了让设想成为现实,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极薄的电子表面。这种材料能在电磁波照射后,产生随波的方向与频率而独特变化的散射图样。每个方向都留下了独特的“电磁印记”,接收器只需与信号数据库进行比对,即可在几皮秒内判定信号来源位置。
【总编辑圈点】
这项新技术实现了设备间几乎瞬间、精准的信号定位与对接,从根本上突破了6G网络信号难以快速锁定的难题,是推动高速、稳定通信的关键基础。无线VR、沉浸式通信、远程精细手术等海量数据实时传输的场景,都特别依赖于几乎零延迟的连接能力。未来,随着对信号精准追踪和高效接收能力的提升,6G网络将更智能可靠,助力智慧城市和更多新应用快速落地。
相关文章:
- [动态资讯]材料“自生长”:自驱动实验系统实现自动制备
- [动态资讯]18载潜心科研,江西晚籼稻实现口感大突破
- [动态资讯]浙江海盐实现电网故障高精度定位 大幅度修改后原创标题如下:
- [动态资讯]18载潜心科研,江西晚籼稻实现口感大突破
- [动态资讯]浙江海盐实现电网故障高精度定位 大幅度修改后原创标题如下:
- [动态资讯]18载潜心科研,江西晚籼稻实现口感大突破
- [动态资讯]浙江海盐实现电网故障高精度定位 大幅度修改后原创标题如下:
- [动态资讯]18载潜心科研,江西晚籼稻实现口感大突破
- [动态资讯]浙江海盐实现电网故障高精度定位 大幅度修改后原创标题如下:
- [动态资讯]18载潜心科研,江西晚籼稻实现口感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