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聚焦 > 国际舆情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一箭60星发射升空!马斯克的“星链”计划靠谱吗?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9-05-28
导读:据报道,北京时间5月24日上午10点30分,马斯克旗下的Space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将60颗Starlink卫星发射升空,其雄心勃勃的星链(Starlink)计划终于拉开组网序幕。 这项2015年提出的计划,规模极其巨大,总计要在2025年前发射近12000颗卫
        据报道,北京时间5月24日上午10点30分,马斯克旗下的Space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将60颗Starlink卫星发射升空,其雄心勃勃的“星链(Starlink)”计划终于拉开组网序幕。

  这项2015年提出的计划,规模极其巨大,总计要在2025年前发射近12000颗卫星。有自媒体认为,该计划表明美国将在太空中建立下一代宽带网络,绕过5G,直接升级到6G,并据此认为“6G并不遥远”。

  那么这个庞大的“星链”计划,到底靠不靠谱?

1210144743_1

 

用上万颗卫星包裹全球,靠谱吗?

 

  目前,全世界在轨提供服务的卫星也不过1700多颗。之前,马斯克计划发射4425颗卫星,这个数量已经很吓人了,现在又涨到了12000颗。

  我们不禁要问:用上万颗卫星包裹全球,这个“星链”计划靠谱吗?

  目前看来,不太靠谱。且不说发射卫星所需的巨大成本压力以及在政策上面临的重重阻力,单在技术方面,“星链”计划就很不过关。

  一是速率不够。根据“星链”计划的官方文件,一颗卫星的典型覆盖面积是3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9个多德国和220个北京。要知道,全世界比这个面积大的国家也只有6个。

马斯克“星链”计划卫星的高度和下倾角数据(来源:瞭望智库)

马斯克“星链”计划卫星的高度和下倾角数据(来源:网络)

  即使考虑到卫星采用了相控阵技术,真正服务地区比覆盖面积小些,但其范围也是惊人的。现在,光北京就建设了2万座左右的铁塔,每座铁塔上还不止一家基站,这么一颗卫星就能为上百个北京这么大的区域提供服务,速率能够吗?当然不够。

  二是很难连上。前几天,网上有个消息传爆了:有人称其手机连上了马斯克的TintinA卫星的Wi-Fi。

有人称其手机连上了马斯克的TintinA卫星的Wi-Fi(来源:网络)

有人称其手机连上了马斯克的TintinA卫星的Wi-Fi(来源:网络)

  马斯克在跟他人的对话中称“不要告诉别人,密码是martians”。

3

  于是,很多人就以为,自己的智能手机以后可以接入卫星Wi-Fi了。

  这个想法就有点天真了,因为TintinA卫星与我们用的普通智能手机频率对不上,两者不可能直接通信。

  无线电波有一个特性,频率越高,电波的指向性就越强,也就更利于集中能量将信号传递到远方。

  马斯克的互联网卫星使用的是Ka和Ku波段,在20GHz左右。

马斯克互联网卫星使用的是Ka和Ku波段,手机无法接收(图源网络)

马斯克互联网卫星使用的是Ka和Ku波段,手机无法接收(图源网络)

  而我们用的智能手机使用的Wi-Fi频段分别是2.4GHz和5GHz,相对来说全向性就比较强,在路由器周围任何方向都有较均匀的信号,以方便我们的使用。但Wi-Fi的全向性信号衰减很严重,会随着距离变化呈平方倍衰减,如果加上空中干扰,可能是立方倍衰减。

  因此,2.4GHz和5GHz的信号本身就传不了多远,更不用指望传递给太空中的卫星了。

  那么,我们的手机能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吗?

  前面说过,卫星的信号频率在20GHz左右,我们手机根本就没有接收这个频段的接收器,所以不可能收到。也就是说,手机不可能收到TintinA卫星的信号,手机的Wi-Fi信号也不可能发射到卫星。因此,普通手机连接成功卫星Wi-Fi的图片是骗人的,除非你用的是卫星电话。

  “星链”如何为地面上的手机提供上网服务?

  现行手机的信号不可能发射到卫星,而且与卫星直接通信的设备不能有遮蔽顶,所以要在室外空旷地域装转发器,以20GHz左右的频率与卫星通信,以2.4GHz或5GHz跟手机通信。

5

“星链”要为地面上的手机提供上网服务,需要有转发器(图源网络)

  但是,这个转发器的对星频率有问题,它跟我国5G规划的28GHz频率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将来我国的大街上会密布28GHz的5G微基站,旁边如果还有着相同频率的卫星转发器,将会严重干扰5G微基站的信号。

 

那么多专家,难道都不懂?

 

  很多网友会有疑问,Google、Facebook、SpaceX有那么多技术专家,难道他们不懂?

  照理说,常规的科研项目要经过技术论证,稍有疑点就要进行反复论证,以确保所有技术环节的科学原理都成立,而且有足够可靠的工程方法。

编辑:陈晨

相关文章: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