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消费市场应用领域持续扩展
11月21日,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疆”)已投资深圳市智能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能派”),并持有智能派5%的股份。
大疆方面对《证券日报》表示,“本次投资缘于我们看好消费级3D打印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行业的增长空间,这也契合大疆一直以来对创新科技的关注和前瞻性布局。”
被大疆投资的智能派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较早涉足消费级3D打印领域的企业之一,覆盖智能硬件产业链,并专注于光固化(SLA)和熔融堆叠(FDM)两大3D打印技术方向。
AI助力行业升级
大疆入局并非偶然。近几年,全球对3D打印技术的需求持续升温,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航空航天、建筑、消费品等多个行业,其中消费级市场尤其增长迅猛。
据全球知名3D打印行业咨询机构Wohlers Report预测,到2030年,全球3D打印市场(涵盖材料、设备及相关服务和软件)预计将达到1150亿美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速或达30%。而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2024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415亿元。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向《证券日报》表示,“随着整机和耗材成本的持续降低,3D打印的需求正在快速释放。同时,国内的IP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3D模型社区的繁荣,让消费者能够以低成本甚至免费获取丰富的创意模型,这极大满足了用户将想法转为现实产品的需求。”
在这样的环境下,AI技术也为消费级3D打印带来了新动力。国盛证券研报指出,随着生成式AI深入3D设计领域,3D建模和打印操作的专业门槛明显降低。用户如今可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或图片输入,便捷地完成3D模型的自动创建与优化。
企业加速布局产业链
从投资端来看,消费级3D打印产业链分为上游耗材、中游设备和下游服务。设备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也是行业价值的关键环节。当前,3D打印设备正加快向消费领域普及,率先企业主导着技术更新、产品组合和定价走向。
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不少企业积极投身消费级3D打印。以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专注于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向客户提供3D打印设备、高分子打印粉末和解决方案,随着市场对消费级设备关注度提升,公众对3D打印的认知也进一步增强,这对整个行业是利好。
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重要的3D打印激光器供应商,其董秘办相关人士指出,目前消费级激光器正从蓝光向光纤技术升级。公司激光器已应用到消费级3D打印设备主流品牌,今年有望实现批量出货,且已与十余家下游企业对接方案,相关产品预计逐步落地。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崔静姝表示,“随着折叠屏、穿戴设备和智能硬件等消费电子向更轻薄、高性能、精密化方向发展,传统制造难以满足极致轻量和复杂结构的需求。金属3D打印凭借轻量材料、高精度复杂结构与定制生产优势,在3C电子领域逐渐展现出广阔前景。”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