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不断推进智能化养老服务布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智慧养老正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方向。今年以来,大连、杭州、广州、北京、重庆、上海、西安等城市纷纷加快智慧养老布局,以数字化创新驱动银发经济提质增效。
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10月27日消息,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新注册养老产业相关机构13.86万家,同比增长30.54%,其中以养老科技和智慧服务为主的新兴业态新设机构达9.51万家,同比增长47%。
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表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当前结构面临一定挑战,通过推进智慧养老转型升级,能够有力提升服务能力,助力养老供给多元化发展。
各地正在积极搭建多元化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涉及发布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开展适老科技产品体验、给予项目建设支持等。上线智慧养老平台则成为众多举措中的关键一环,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朱华雷指出,智慧养老平台不仅仅是信息整合工具,更是养老产业的新型基础设施,承担着连接服务、打通资源的枢纽作用,加速养老服务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精准化、普惠化升级。
许多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智慧养老平台正在经历提质升级、系统性调整,行业正处于重要转型阶段。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采访中表示,当前地域智慧养老平台已突破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惯有模式,转而引入市场化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未来,社会资本可重点聚焦数据运营和场景创新,深度参与平台建设,从而在智慧养老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位置。
2025年1月,中央和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创新优化。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强调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硬件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场景的集成应用。
政策利好推动下,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指出,随着智能轮椅、可穿戴设备、家用健康监测仪、中医体质辨识仪、养老机器人等新产品逐步落地,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尤其是养老机器人正加速普及,推动养老行业创新突破。
同时,养老服务长期存在的供需不对称状况,为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的普惠应用提供了广阔成长空间。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约为6.8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34%。分析师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21万亿元。
展望后续任务,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建议,智慧养老产业应围绕“供需适配、技术创新、生态互联”三个方向持续推进,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加强智能硬件的适老化设计与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平台与细分场景、智能设备深度融合,打造整体养老解决方案,并加快行业标准体系、认证服务建设,推动人才队伍专业化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