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赛装节:千年彝族服饰,尽展极致之美
【节庆里的中国】
流光溢彩中,华丽服饰如画卷铺展。在云南楚雄大剧院,民族盛装汇聚,银饰上的清响,仿佛在倾诉着丰厚的岁月。宾客云集,各民族佳节齐聚,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由此拉开了帷幕。
彝族的赛装节已有逾千年传承,被誉为古老的“乡村时装秀”。据传,这一节日诞生于先民由狩猎游牧走向农耕定居的历史节点。少女们在农闲时纺线染布,用心思巧手将情感绣入衣裳。每年正月,明月高挂之时,姑娘们身着盛装,以精美之衣诉说浓浓的爱意。
自然是最好的舞台,田野与山坡成了赛装节的看台。在楚雄州永仁县及周边彝族村落,赛装节保留着以田间地头为舞场,以山歌和民乐为伴奏的传统风貌。农历正月十五,村寨男女老少齐披节日盛装,在阳光和篝火下,伴着唢呐芦笙的欢快旋律,载歌载舞,尽情畅快,热闹非凡。
“赛装赛到夕阳落,跳脚跳到月当空。阿哥踏穿千层底,阿妹舞破绣花鞋。情歌赛过百灵鸟,阿哥阿妹携手飞。”这是永仁县直苴村赛装节间流传的唱词,道尽了节日的欢乐。比赛现场,儿童、少年、青年队伍纷纷登台亮相。彝家姑娘们用歌舞展示巧手与才情,年轻人借节日表达爱慕,现场气氛热烈,洋溢着幸福。
在云南,各族服饰不仅是一种穿着,更被视作历史的载体和神话的讲述。尤其彝绣,一针一线间,不仅勾勒着马缨花的绚丽,山茶花的妩媚,老虎雄鹰的威仪,也承载着对生活热情与自然敬意。
2009年,永仁县直苴彝族赛装节被纳入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2014年,彝族服饰成功晋级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近年来,伴随“云上赛装节”、国际时装周等活动举办,这一千年传统也登上了更大的舞台,成为中华文化向世界展示的重要窗口。
千年彝装,赛出红火生活。楚雄州在政策支持、产业标准和数字化赋能下,已形成了“县有产业园,乡有加工车间,村有绣坊”的产业新格局。截至今年上半年,楚雄彝绣文化产业产值已突破7亿元,6万名绣娘实现了“背着娃,绣着花,富了家”的美好愿望。
不久前,这场乡村“秀场”还走进剧院。舞台上,彝绣色彩鲜明、针法细腻,传统花纹与现代设计融合,展现了蓬勃新意。哈尼族的靛蓝、白族的扎染、纳西族的披星戴月等民族服饰同台竞美,共绘和谐画卷。这些独特的赛装节展演,见证了千年赛装更加自信的传承,将“民族史诗”生动讲述给更多观众。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