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动态资讯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低空通信助力经济新场景拓展与覆盖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25-11-27
导读:在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的一项举措中,卫星物联网业务正式进入了商用试验阶段,试验周期为两年。此举不仅旨在扩充卫星通信市场,还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与标准化流程,为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

在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的一项举措中,卫星物联网业务正式进入了商用试验阶段,试验周期为两年。此举不仅旨在扩充卫星通信市场,还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与标准化流程,为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那么,卫星物联网究竟涉及哪些内容?此次试点如何有助于推动商业航空及低空经济领域?就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行业专家。

一问:什么是卫星物联网?

卫星物联网是指利用卫星通信技术连接遍布陆地、海洋和空中的各类物联设备,实现数据收集和信息传输。此技术可以为各类终端设备——从穿戴电子到手持终端,并包括汽车、船舶及飞机等交通工具——提供大范围接入服务。它的应用覆盖海洋渔业、交通物流、能源水利、应急通信、低空经济以及工业互联网诸多领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指出,传统物联网主要依赖地面网络连接,但由于覆盖有限,一些偏远地区、高空和海域始终存在通信“盲区”。而卫星物联网能够实现广域覆盖,有效补足地面网络的短板。

二问:卫星物联网如何助力商业航空与低空经济?

依托天基网络,卫星物联网可为低空飞行器(如无人机)实现全球范围的追踪和数据实时回传,显著改善低空经济中的通信瓶颈。比如无人机物流领域,过去因为地面基站不足,通信容易中断,影响飞行安全。而卫星物联网能让低空飞行器在全球范围实现信号连续和数据稳定传输。

此外,卫星物联网也拓宽了低空经济的应用边界。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提到,农业无人机在不同国家作业时,可通过卫星实现远程调度和数据信息回传。应急救援无人机若在灾区失去地面网络,也能依靠卫星与指挥中心保持通话。这一技术推动了无人机制造、空域管控、数据服务等环节的协同发展,形成“技术驱动-场景需求-产业运作”的良性循环。

三问:未来如何加快“万物互联”?

今年以来,国内卫星通信行业发展提速。8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整体谋划和有序推进业务开放;10月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相关资质,可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推动应急通信、海事和偏远地区通信,为用户带来更多样的通信体验。

今年11月21日,中国电信上线“天通+北斗”国产星基高精度定位服务试商用,专门服务于偏远地区、海洋、低空及低轨区域。未来,无论是无人机巡检、无人机配送还是低空通航,都将获得更强有力的信号保障。

记者 崔 爽

编辑:夏蕊娜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