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丝不再纷飞,中医教你养出健康秀发
秋风微凉,叶落满地,不少人惊觉,自己头上的发丝也开始“随风起舞”。其实,这种情况是人体适应季节变化,进入储藏能量阶段的正常反应,不必过分担忧。
秋季护发,贵在顺应天时,调养气血。通过合理饮食、经络保健、平稳情绪和保证充足睡眠等多方面的调理,不仅能减少掉发,还能让头发更浓密健康。所谓“内外兼顾,全面养护”,正是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
秋天为何头发变得易掉?
中医中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认为人体与四时气候息息相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仅反映着自然的更替,也反映在人体气血的流动。到了秋季,天地之气开始收敛,人的阳气同样由表入里,气血集中滋养脏腑而不再多分给体表。此时头发作为身体的末梢,供养减少,自然容易脱落,这是季节规律使然。
友情提示:正常人每日掉发50-70根属新陈代谢范畴,无需担心。但若短时间内脱发数量明显增多,超过70根,或出现斑秃等现象,需尽早看医生,查明诱因,及时处理。
养好“发根”,头发才牢固
弄清秋季掉发的本质后,护发的关键也就明朗起来。中医调理讲究“固本培元”,要让头发健康,前提是呵护肝肾等重要脏腑,尤其需要重视肝肾的养护。
肾为根本,主骨生髓,毛发茂盛与肾气旺盛密不可分;肝主藏血,发为血之余,头发浓密说明肝血充足。现代生活压力大,作息紊乱,容易伤及肝肾之气。所以平日里可多吃黑芝麻、黑豆、核桃等滋补肾气的食物。秋令气候干燥,还容易伤肺,肺主皮毛,养肺也有助固发。山药、百合、莲藕等都是秋天不可或缺的好食材,能养益脏腑,润泽毛发。
给头皮“做瑜伽”
头部是气血流通的重镇,适当梳理和按摩可促进经络畅通,提升头发营养。
具体方法:清晨和临睡前,使用木梳或手指,从前额发际线向后枕部梳理,再由两侧太阳穴向头顶分别梳理,每个方向各梳理一百次。梳头时力量要适当,以头皮微微发热为佳。
穴位按摩可以辅助:按压百会穴(头顶中间)和四神聪穴(百会前后左右一寸处),每次持续3-5分钟,有助激活头部阳气,改善头皮循环。简单易行,养发效果明显。
情绪平稳,头发生长更有保障
中医讲“怒伤肝”,情绪波动大,不仅影响肝脏疏泄,还会干扰血液运行和新发生长。
秋天容易让人生出淡淡惆怅,更应主动调节心态,可通过听音乐、练字、打太极等方式怡情养性,或约朋友品茶闲聊,让气血畅达,心情平和,自然减少脱发。
睡得早,头发才更坚韧
习惯晚睡的人需要注意,最好在晚上11点前入眠。子时(23—1点)胆经活跃,丑时(1—3点)肝经主导,是养肝血的黄金时间。此时若能进入深度睡眠,肝血滋养充分,头发也会随之茂密。古语有言“卧则血归于肝”,充足睡眠是强健头发的支撑。
头发也可享受“养生茶”
如果掉发严重,不妨辅助以中草药外洗,帮助头皮恢复活力。
具体做法:用侧柏叶、桑叶各30克,生姜和当归各15克,鸡血藤30克,加水煮沸后,待药液温热时用来洗头,每周2-3次即可。
这些药材合用,有助活血舒经、清热祛风、增强毛发坚韧。请注意水温勿高,防止头皮损伤。如能在医生指导下内服炙何首乌、墨旱莲、黑芝麻、桑葚和菟丝子等药材,效果更佳,但服用中药需遵循专业建议,以确保安全。
相关文章:





